主营业务

海绵城市:

概念:海绵城市就是充分发挥原始地形地貌对降雨的积存作用,充分发挥自然下垫面和生态本底对雨水的渗透作用,充分发挥植被、土壤、湿地等对水质的自然净化作用,使城市像“海绵”一样,对雨水具有吸收和释放功能,能够弹性地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在城市开发建设中,加强规划建设管控,通过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采取屋顶绿化、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利用设施等措施,使建筑与小区、道路与广场、公园和绿地、水系等具备对雨水的吸纳、蓄滞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

1.jpg

基本原则:

海绵城市建设——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的基本原则是规划引领、生态优先、安全为重、因地制宜、统筹建设。

规划引领 城市各层级、各相关专业规划以及后续的建设程序中,应落实海绵城市建设、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的内容,先规划后建设,体现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发挥规划和引领作用。

生态优先:城市规划中应科学划定蓝线和绿线。城市开发建设应保护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水生态敏感区,优先利用自然排水系统与低影响开发设施,实现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进化和可持续水循环,提供水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能力,维护城市良好的生态功能。

安全为重: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安全为出发点,综合采用工程和非工程措施提高低影响开发实施的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消除安全隐患,增强防灾减灾能力,保障城市水安全。

因地制宜:各地应根据本地自然地理条件、水文地质特点、水资源禀赋状况、降雨规律、水环境保护与内涝防治要求等,合理确定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与指标,科学规划布局和选用下沉式绿地、植草沟、雨水湿地、透水铺装、多功能调蓄等低影响开发设施及其组合系统。

统筹建设:地方政府应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建设,在各类建设项目中严格落实各层级相关规划中确定的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指标和技术要求,统筹建设。低影响开发设施应与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同时规划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2.jpg

技术措施: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措施:渗、滞、蓄、净、用、排

渗:渗即下渗,即为了使得雨水不在地表面聚集形成积水形成雨涝灾害而采用易于雨水下渗的设施。主要措施是透水铺装。即利用透水材料铺装路面、地面等。透水铺装按照面层材料不同可分为透水砖铺装、透水水泥混凝土铺装和透水沥青混凝土铺装、嵌草砖、园林铺装中的鹅卵石、碎石铺装等也属于渗透铺装。透水铺装主要适用于广场、停车场人行道以及车流量和荷载较小的道路。还有一种渗水措施为渗管和渗渠,可采用穿孔塑料管、无砂混凝土管/渠和砾(碎)石等材料组合而成。

3.jpg
4.jpg

 

滞:滞即滞留,即采用滞留设施将雨水存在某一区域,滞留设施雨水花园、生物滞留带(植草沟、植被缓冲带)、高位花坛、生态树池等。其主要适用于建筑小区内建筑、道路及停车场的周边绿地,以及城市道路绿化带等城市绿地内。

5.jpg

蓄:蓄即储蓄,是采用存储聚集设施将雨水保存在具有较大容积的容器内同时也具有消减峰值流量的作用。主要设施是蓄水池(混凝土、砖、石砌筑及蓄水模块拼装)、雨水罐(用塑料、玻璃钢或金属材料制成)。蓄水池具有节省占地、雨水管渠易接入、避免阳光直射、防止蚊蝇滋生、存储水量大等优点。

6.jpg

 

净:即雨水的净化。雨水的净化设施主要由预处理设施如雨水初期弃流装置、格栅(截污挂篮装置、毛发聚集器等)和主体过滤净化设施(过滤器)和后续辅助消毒单元组成。主体过滤净化设施现阶段有砂过滤器和多介质过滤器。消毒单元多采用紫外线消毒。

用:雨水收集净化后可用来浇灌绿化、喷洒道路、洗车、冲厕等。

排:除去能收集利用的雨水,多余的雨水排入雨水管网后排到自然河湖库。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5686号